权力也能当“门票”?
文章原载:石家庄搬家 文章出处:http://www.blgyjp.com/ 文章版权:如需转载本文,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原载以及出处,谢谢!
权力也能当“门票”?赵志疆“每年要送出三万多张得罪不起、拉不下脸的‘关系票’,近三零零万元门票工字打了水漂.”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借贷一八零零多万元,年利息就有一零零多万元.无奈,他们跟某县就‘关系票’数量进行协商,后确定每个副处级以上干部1次可免费送一零人上山.(九月二六日天府早报)1个并不算很出名的风景区,为了控制关系票还专门“制定了严格的限制措施”,然而即使如此,每年仍然要送出三万多张关系票,损失近三零零万元.不难想象,对于1些著名风景区,以及尚未制定“严格限制措施”的景区来说,这笔数字将会何等惊人?为了应对“关系票”,景区负责人曾对县领导建议说,“管理局从每年贷款中拿二零零万元送给县里,你们用这些钱再来买门票行吗?”领导十分干脆地拒绝了,“二零零万元哪够?”景区每年平白无故奉上二零零万现金,领导居然还嫌太少.看来,在领导眼中,权力的作用要远比这二零零万管用得多,也值钱得多.看到这样的报道,不由得使人心生疑惑——难道权力也能当门票?景区之所以受制于地方政府,是因为景区位于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,虽然1直在提倡强化政府部门依法行政,以及优化投资环境、保障企业权益,但是从景区苦不堪言的现状来看,这些举措远未落实到实处.政府领导之所以热衷于免费旅游、送关系票,绝不是因为买不起门票,不过是潜意识里的特权思想在作怪罢了.在这种权力至上的思想影响之下,不仅政府领导理直气壮地将免费旅游当成自己应得的福利,甚至但凡和景区稍有瓜葛的部门员工,都将此作为自己“抖威风”的资本——电力部门1个普通电工就曾因遭到拒绝而对景区拉闸断电.以职位当钱花、拿权力当门票,这绝对可以算得上权力腐败的有1种公开示丑.造成这种混乱场景的表象是特权意识的泛滥,但是如果继续深挖这种特权意识滋生的土壤,我认为,根本原因还在于地方政府对景区的认识存在错位.在1些地方政府看来,景区有价值的不是公共属性而是经济效益.于是,景区1方面对外扮演着“摇钱树”的角色,另1方面对内充当着政府部门的“后花园”.1轮轮涨价风波过后,景区每每被指责为靠山吃山的“山大王”,但是现在看来,景区管理者不过是租用了“山头”而已,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具有“山大王”思维的政府部门.政府部门沾染上“山大王”思维后,近乎本能地忍不住要从自己的地盘分1杯羹,将景区当成了“政府接待处”;而自感利益受损的景区只有“堤内损失堤外补”,将成本转嫁于普通游客;得到了诸多权力腐败的实惠后,政府部门作为管理者自然会对景区的涨价行为视若不见,甚至是不无纵容.于是,我们终于明白,为什么某些景区在日渐“门前冷落鞍马稀”的同时,门票价格却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攀升.特权意识可怕,比特权意识更可怕的是“山大王”思维;铲除特权意识迫切,比铲除特权意识更迫切的是转变政府部门对待景区的认识错位.否则的话,在景区门票的涨声1片中,不知道还将有多少普通游客在稀里糊涂地替领导者的“门票腐败”埋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