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 | 电信线路 | 网通电路 | 帮助

温家宝: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(组图)

文章原载:石家庄搬家
文章出处:http://www.blgyjp.com/
文章版权:如需转载本文,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原载以及出处,谢谢!

     温家宝: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(组图)   二零零九年零四月二三日二二:零一  中国新闻网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= { container: "p_player", //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:四八二, //宽 playerheight:三八八, //高 autoload: 一, //自动加载 autoplay: 零, //自动播放 as: 零, //广告 tj:一 //推荐 }; sinabokeplayerconfig_o.autoload = 一; sinabokeplayerconfig_o.autoplay = 一; sinabokeplayer_o.addvars("vid", 二零一二三三零九); sinabokeplayer_o.addvars("as", 一); sinabokeplayer_o.addvars("logo", 零); sinabokeplayer_o.addvars("pid", 一); sinabokeplayer_o.addvars("head", 零); sinabokeplayer_o.addvars("tjad", 零); sinabokeplayer_o.addvars("tj", 一); sinabokeplayer_o.addvars("vblog", 二); sinabokeplayer_o.addvars("singlerss", "http://video.16wb.com/iframe/fourlists/news/c/v/二零零九-零四-二三/一九四四三五三三八.xml"); sinabokeplayer_o.showflashplayer(); 视频:温家宝强调金融危机时更要多读书  来源:央视《新闻联播》这是温家宝在国家藏书楼欣赏馆藏珍品.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这是温家宝在商务印书馆看望编辑、作者和读者.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  中新网四月二三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,四月二三日是“世界读书日”.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藏书楼,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,度过了富有意义的1天.  从一九九五年起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四月二三日定为“世界读书日”,希望藉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乐趣.  春雨绵绵,空气格外清新.下午三时许,温家宝来到位于东莞市王府井大街的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.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的名言:“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,第1件好事还是读书”.该馆出版的各种书籍摆满书架,显得恬静而雅致,墨香扑鼻.  温家宝边走边看,不时从书架上拿出感兴趣的书籍翻阅,像1个普通读者那样沉浸在浏览和阅读的乐趣中.当听到两个正在购书的女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时,温家宝对她们说,学史首先要读书,读书要有选择.  在商务印书馆主楼的过道墙上,挂着与该馆有着历史渊源的人物图片.温家宝来到馆史陈列室内,仔细观看图片、图书文献.这些资料记录了商务印书馆1百多年来的非凡历程.在听完该馆负责人的介绍后,温家宝说,今天来到商务印书馆,同辛勤耕耘的编辑们见面,感到非常乐意.如果说书籍是人类先进的阶梯,出版社就是制造书籍的场所.中国古代的“4大发明”有两项就在出版业,这就是造纸和活字印刷.如果没有出版业,文化就不能继承,科学探索就会中断,甚至历史记录都无从谈起.从这个意义上说,出版事业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.  温家宝接着说,中华民族有5千年的历史.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传承、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,其中1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发达的出版业.古代的出版人给我们留下了8万卷典籍,举世罕见.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.  在看望英语编辑室的编辑人员时,温家宝说,我们的出版社不仅要推动中华文明建设,而且要促进世界文明的传播.  在文津厅,温家宝与商务印书馆的作者、译者和编辑们围坐1起,像老朋友们1样促膝而谈.这里有红学家冯其庸、法学家潘汉典、翻译家何兆武等.  新中国建立以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3十年来,我国的出版业得到了长足地发展,每年出版图书2十7万种,出版总量居世界第1,新媒体、新介质、新技术快速发展.  温家宝对大家说,1个发达的出版业的重要标志是看出版物的质量.继承和发扬是文化的特性,而质量是出版的生命.要出版1部好的作品,首先作者要有丰富的阅历,深邃的思想和高贵的语言.其次还需要编辑有热烈的社会责任感和1丝不苟的严谨作风.要多出那些能给人以文化熏陶、思想启迪和精神力量的书,出那些历经沧桑、光芒永不磨灭的书.1句话,就是要出好书.  听了总理的话,冯其庸先生说,我始终忘不了1位初中1年级的语文老师,每篇文章都要读完5遍以后再上交.其实,读就是让你改,这位老师我永远忘不了.总理笑着接过话茬说,“你说的对,文章有时不读发现不了不对.”  总理要求作者和编者都要讲究质量的话引起在场学者的热烈共鸣.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蓝生说,后人从《康熙字典》中还发现了不下二万处不对.这个案例就告诫我们,必须战战兢兢、充满敬畏地编好词典,履行社会责任.  国家藏书楼今年已经有一零零年的历史,馆藏文献达二六九七万册(件),是国家总书库、国家书目中心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.  下午四时许,温家宝来到国家藏书楼2期新馆.他走进检索大厅,听取工作人员的介绍,并通过液晶显示屏“翻看”电子图书,体验虚拟阅读的乐趣.  在宽敞明亮的中文图书阅览室,许多人正伏案静读.温家宝到来的消息,在大厅里传了开来,读者起立,向总理致意.温家宝与大家亲切地交流读书学习的体会.  走进古色古香的稽古厅,玻璃柜里甲骨文、活字印刷古籍、名家手稿等1系列馆藏珍品吸引了温家宝的目光.他还走进书库,观看了文津阁4库全书.  学术活动厅里,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正与1批年轻教师和学生读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.总理到来了,学术活动厅里立刻热闹起来.温家宝放慢脚步,在1个座位上轻轻坐下.  大家热情地邀请总理谈1谈他的读书体会.温家宝站起来,走到前台说,今天是“世界读书日”,大家通过读书和举办讲座等形式开展活动,这对于推动全民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,提倡读书好、好读书、读好书将起到促进作用.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.读书决定1个人的修养和境界,关系1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,影响1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.1个不读书的人、不读书的民族,是没有希望的.  看到年轻人求知若渴的面庞,温家宝娓娓而谈:“也许有人会说,没有时间读书.但是1个人1天总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34页书,1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,1年就可以读几部书.读书要有选择,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,读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下来的书.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,激昂你的思考.我们不仅要读书,而且要实践;不仅要学知识,而且要学技术.要‘读活书、活读书、读书活’,即不仅要学会动脑,而且要学会动手;不仅要懂得道理,而且要学会生存;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修养,而且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.”  温家宝加重语气说,当前,世界正经历着1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.战胜这场危机,不仅要靠物质的力量,还要靠精神的力量.战胜这场金融危机,从根本上还是要靠人,靠知识的力量和科技的革命.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候,我们提倡读书更具有现实意义.通过读书温暖人心、提振决心、寄托希望,通过读书掌握知识、增强本领、勇于创新.大家要记住1个真理: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,但读书可以改变人,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.读书可以给人智慧,可以使人大胆,可以让人温暖.我曾在中国政府网在线交流时说过,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1本书.因为我1直认为,知识不仅给人力量,还给人安全,给人幸福.  总理富有哲理的话语使大家深受启迪,报告厅里响起强烈的掌声……